201709051130
1949年戒嚴令開始實施,黨禁、報禁、海禁等各種禁令,讓台灣社會長達38年,處在一個沒有集會結社、言論自由的狀態,買禁書、偷聽禁歌,也成了戒嚴時期、不得不然的共同記憶。今晚十點、公視「民主練習曲」,帶您回顧這段歷史烙痕。 有系統收藏禁書的廖為民,是戒嚴年代的出版人。解嚴30年後的今天,他的收藏,成了被展出的民主教材,但半個世紀前,這些書,卻常因莫名的理由,被迫消失。 ==畫面提供:國家電影資料館== 先後查禁違反出版法 戒嚴法 並依法將這些違禁刊物 唱片 當眾在市政府予以集中焚毀 ==禁書收藏家 廖為民==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林正杰跟張富忠先生的選舉萬歲 因為當初是 1978年3月18號查禁的 以康寧祥為發行人 大概印了一萬冊 但是已經 被搜繳了九千六七百冊以上 所以真正在市面上流通的 不會超過一兩百本 威權年代,閱讀禁書是一項風險,出禁書更是一項罪刑,可能讓人因此繫獄,一關就是五年十年。1961年起,內政部開始編印查禁歌曲手冊給各媒體,流行音樂的發展,開始受到很大的限制。 ==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黃裕元== 這是第一本查禁歌曲的目錄 像第一首三年 大家很熟悉的歌 它是李香蘭唱的 左三年 右三年 ==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黃裕元== 那時候國民政府一直宣傳說 一年準備 兩年反攻 三年成功 結果你給我唱左三年 右三年 查禁的原因是三 詞句頹喪 影響民心士氣 當時很多歌星的歌都被禁,盈淚歌后、姚蘇蓉,包括「今天不回家」在內,有三分之一的歌不准唱,謝雷的「苦酒滿杯」,歐陽菲菲的「熱情的沙漠」同樣被禁。 威權的幽暗記憶,在這塊土地上,橫跨了好幾個世代,也從政治、瀰漫到百姓日常。在一個閱讀不自由、說話不自由、娛樂也不自由的年代中成長,六年級以下的世代,我們,都是在戒嚴中長大。
偷買禁書.偷聽禁歌 戒嚴時期共同記憶
他是不是騙我說加班其實是跟人家出去玩?讓徵信社告訴妳答案
留言列表